close

view.jpg

 

乾癬、異位性皮膚炎、或是濕疹等皮膚疾病,

因為角質層的代謝出了問題,

肌膚特別敏感脆弱

因此在門診中很重要的一環,

就是叮囑患者一定要注重患處的保濕

一般我會建議患者要勤勞的塗擦乳霜狀 (cream) 產品,

但常有患者因嫌油膩厚重,

而改為使用液狀的保濕產品如凝露或乳液 ( gel or lotion ),

卻屢屢發現成效不彰,

患者總很委屈的說:我明明也塗擦得很認真,怎麼皮膚還是常常乾燥呢?

 

這是為什麼呢?

乳液和乳霜的差別在哪呢?

 

1. 油水組成比例不同:

油性成分含量越高滋潤能力越強,

一般依油性成分含量少至多為 化妝水(液) --> 凝露/凝膠 --> 凝乳/乳液 --> 乳霜 --> (精華)油

所以可以得知乳霜的滋潤能力會較乳液為優。

2. 配方特性:

一般水多於油的配方,多是做成水包油乳液 ( Oil-in-Water ),也就是水性成份包裹著油性成份。

因為外層是水性,所以通常會較為稀薄,塗擦時比較清爽。

相對來說,一般油多於水的配方,多是做成油包水乳液 ( Water-in-Oil ),也就是油性成份包裹著水性成份。

因為外層多為油性,所以塗擦時就會感到比較滋潤。

3. 保濕配方的重要三元素:

保濕產品當中並不是只需含有保濕成份而已,

良好的保濕產品必須含有三種不同類型的成份配方:

(1) 濕潤成份 (humectant):將水分由真皮層吸引至表皮層,提供表面的濕潤度,和封閉成份一同添加效果較好。

(2) 封閉成份 (occlusive):在皮膚表面和表層角質細胞之間質中作用,防止水分的蒸發和流失,通常為油膩性質的

(3) 潤膚成份 (emollient):填補角質空隙,維持皮膚表面平順及柔軟,經常為油性物質

由上可知,使用添加較多量油性物質的保濕產品,可以防止皮膚水分流失維持產品中的濕潤成份的效用,並且能夠保持皮膚表面的滑順預防粗糙

 

現在應該知道為什麼黎醫師常常把乳霜掛在嘴邊了吧!

不要因為怕乳霜的黏膩,

因為你的皮膚很需要他: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黎奕辰 的頭像
    黎奕辰

    黎奕辰中醫師

    黎奕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